咖啡机中国GB4806检测的详细流程及核心要点,整合最新标准要求和实操指南:
一、检测前准备阶段
1. 材料拆分与清单提交
- 提供咖啡机各部件材质清单(如不锈钢滤网、塑料杯体、硅胶密封圈、涂层内胆等),明确与食品接触的部件。
- 需包含供应商信息及材质证明(如食品级ABS塑料、304不锈钢证明)。
2. 样品要求
- 送检3-5套完整样品(含不同颜色/生产批次);
- 特殊部件(如加热元件涂层、密封胶)需单独取样。
二、实验室检测流程
阶段1:样品预处理
- 按材质分类处理:塑料部件需进行溶出测试,金属部件需表面清洁处理,涂层需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进行刮擦试验。
阶段2:核心检测项目
检测类别
基础安全指标:感官要求(无异味、褪色)、总迁移量(≤10mg/dm²)、高锰酸钾消耗量(≤10mg/kg)
金属部件:铅、镉、铬、镍、砷迁移量(如不锈钢滤网需测六价铬≤0.005mg/kg)
塑料/硅胶部件:邻苯二甲酸酯(6种)、双酚A(≤0.6mg/kg)、挥发性有机物(TVOC)
涂层部件:全氟化合物(PFAS)、六价铬迁移、耐磨性测试
阶段3:特殊附加测试
- 电子元件:若含加热模块,需额外检测重金属迁移(如电路板镀层铅含量)。
- 微生物检测:长期储水部件(如水箱)需测菌落总数(≤100CFU/g)。
三、报告生成与审核
1. 周期与费用
- 常规检测周期:5-7个工作日,费用约1000-2000元(基础套餐);
- 加急服务:3日出报告(费用上浮30%)。
2. 报告内容
- 包含CMA/CNAS资质标识、检测方法、限值比对及合规结论。
四、企业合规关键点
1. 标签规范
- 需标注“食品接触用”标识、适用温度范围(如耐高温120℃)及清洁说明。
2. 供应链管理
- 要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GB4806符合性声明,批次变更时需重新送检。
3. 后续维护
- 定期抽检(建议每6个月一次),关注标准更新(如2025年新增氯丙醇检测)。
五、检测机构选择建议
- 优先选择具备CMA/CNAS双资质实验室(如深圳德泽威检测);
- 确认实验室是否具备咖啡机整机检测能力(非单材质测试)。
> 注:若咖啡机含进口部件(如德国加热管),需同步符合原产地标准(如欧盟EC1935/2004)并补充检测。
报价二维码